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影像中心是合肥市第四、五、六周期“重點學科”,合肥市醫學影像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安徽省影像診斷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成員單位,安徽醫科大學及安徽中醫藥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點。
該中心由CT、MRI、普通放射與介入放射組成,醫、技、護人員共計40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8人,中級職稱16人。通過構建的PACS,保障了影像學檢查和診療手段能夠滿足三級醫院的臨床需要,同時也有力的推進了相關臨床學科的發展。近年來,科室醫教研工作全面發展,開展了多項診療項目,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發表在國家級醫學?齐s志的學術論文數十余篇,SCI 2篇,獲得省級科技成果和省市科技進步獎多項。目前,科室開展的項目有:
(1)全數字化X線檢查 為臨床提供較高質量的普放影像資料和診斷意見,其中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應用數字化成像和處理,在影像學檢查中占有一定的優勢。近年來科室應用科研項目,帶動和拓展了一批相關影像檢查技術的臨床應用。
(2)多排螺旋CT檢查 具有成像速度快,豐富的三維信息,使血管結構清晰顯示;應用三維重建,指導手術;檢查時間短,滿足老年、小兒及外傷危重患者的檢查。
(3)高場磁共振檢查 高場MRI適用于全身各系統的疾病診斷,特別對軟組織,如顱腦、脊椎和脊髓、頸面部、縱隔、腹部、盆腔、四肢關節等部位的檢查是最有效的影像診斷方法之一,所獲得的圖像異常清晰、精細,能夠更早、更有效地發現病變。我院MR的新技術:
①全身彌散加權成像(類PET): 類PET成像是當今磁共振的一項技術,而HDe 平臺獨有的綠色梯度,成功克服了該技術原有的偽影及變形。
②LAVA三維容積技術:實現了體部增強掃描中快速、容積、高分辨的和諧統一,不僅可以敏感發現早期病變,如小肝癌等,并能顯示病灶的解剖細節和血液動力學特征。乳腺VIBRANT動態增強技術對于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③MRA血管成像:無需注射對比劑,即可行血管造影,顯示頭頸部血管,可發現血管狹窄和閉塞的部位;而增強CE-MRA技術可很好顯示腹部及下肢動脈血管。
④DWI、SWI、MRS、PWI、DTI等一系列功能成像新技術。
⑤MRCP、MRU、MRM水成像技術;磁共振內耳水成像技術。
⑥垂體微腺瘤的動態增強檢查技術及曲線。
⑦MR ssFSE單次激發技術在中晚期妊娠胎盤植入診斷中的價值。
(4)塵肺病檢查與診斷 科室具有塵肺病檢查與診斷資質,有安徽省塵肺病診斷鑒定專家以及國家、省級塵肺診斷醫師多人,擔負合肥市職防院的相關檢查、診斷與鑒定。
(5)口腔全景檢查 應用于口腔及頜面部疾病如炎癥、創傷、腫瘤、正畸等的診斷,具有低輻射、高效率、數字化、智能化、操作簡便等特性,極大的提高了診斷及治療水平。
(6)乳腺鉬靶檢查 乳腺鉬靶攝影具有全面、直觀、操作簡單、安全等特點,對乳腺疾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結合本科開展的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及數字化影像處理,使之在鑒別良、惡性病變及早期診斷乳腺癌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已成為公認的乳腺癌臨床常規檢查和乳腺癌預防普查的首選和有效的檢查方法。
(7)介入放射診療 科室在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診療方面,具有較豐富的診療經驗,如各部位惡性腫瘤、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消化道內支架置入、脾功能亢進、盆腹部大出血、子宮瘢痕妊娠、外周血管PTA與內支架置入以及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等方面的介入診療。
(8)PACS 影像中心與全院PACS融為一體,形成了登記、分診、檢查、影像診斷報告以及各項信息儲存、查詢、統計等優化的流程,構成醫院數字醫療設備、影像及報告管理系統,推進了數字化、現代化醫院的發展進程。
科主任:胡茂能,主任醫師,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省第三屆“江淮名醫”,“全省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安徽好醫師”,“合肥市第一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合肥市首批“名醫工作室”領銜人,“合肥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合肥市C類高層次人才”,F任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影像中心大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支部書記,合肥市第四、五、六周期“重點學科”——醫學影像科學科帶頭人。擔任多個學術團體職務: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西醫結合介入分會理事,全國衛生產業健康服務適宜技術分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影像診斷健康分會副會長,安徽省放射醫師分會常委,安徽省醫學影像學管理專業學會常委,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影像專業常委,安徽省全科醫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常委,安徽省干細胞學會介入再生專委會常委,安徽省血管瘤血管畸形聯盟委員會副主委,安徽醫科大學影像醫學學系委員,安徽省影像診斷醫療質控中心成員,安徽省放射學會委員,安徽省放射學會介入學組成員,安徽省介入放射學?漆t聯體常務理事;合肥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合肥市醫學影像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合肥市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合肥市職業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合肥市衛健委第一屆職業健康專家;《安徽醫藥》審稿專家。從事醫學影像工作30余年,擅長放射診斷與介入放射學。近年來,發表在醫學專業期刊學術論著40余篇,獲得安徽省和合肥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多篇,參與編寫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專著2部,主持安徽省重點科研項目2項,主持合肥市自主創新“借轉補”100萬元經費基金等市級重點科研項目多項,獲得安徽省科技成果3項,安徽省及合肥市科技進步獎5項,合肥市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